109健康鬥陣來健康新知

BMI計算公式:體重(公斤)/身高(公尺)2

*18歲以上成人體位標準

BMI範圍(kg/m2)

說明

BMI27

啊~「肥胖」,需要立即力行「健康體重管理」囉!

24BMI<27

哦!「體重過重」了,要小心囉,趕快力行「健康體重管理」!

18.5BMI<24

恭喜!「健康體重」,要繼續保持!

BMI<18.5

「體重過輕」,需要多運動,均衡飲食,以增加體能,維持健康!


我的自主健康紀錄表

身高:           cm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日期

體重/kg

BMI

體脂肪

腰圍

血壓
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


【我的體脂很高,可以只減脂肪不減肌肉嗎?】

    是可以的喔。因為不正確的減脂方式可能連肌肉都會一起流失,所以減脂的過程中,必須同時維持蛋白質的生成,才能達到減脂而不減肌肉的效果。

    此外,若單單節食卻不運動,大多只能減去肌肉,而且因為基礎代謝率下降,反而更容易復胖;除了飲食控制之外,進行肌力與阻力訓練能使肌肉召集第二型肌纖維,維持肌肉甚至增加肌肉量,亦能暫時增加生長激素與睪固酮,有助於肌肉儲存與生長。

    在飲食方面,攝取足夠的蛋白質(每天每公斤1.6~2.2克的蛋白質),例如:肉類、豆類、乾果、乳品、蛋類,可以幫助肌肉的成長;而在夜間,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,亦可減少身體儲存脂肪的機會。

     *您可以這樣做:建議節食搭配適當運動,維持身體肌肉份量,才能達到預期效果;此外,因生長激素在睡眠時達到高峰,藉此幫助肌肉合成,因此,充足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。

資料來源:台灣肥胖醫學會

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993~1996年、2005~2008年及2013~2016年之「臺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」研究結果顯示,成人的糖攝取量不可小覷。糖的攝取之主要來源為含糖飲料、各式糕餅、餅乾、糖果等,且和其他年齡層相比,19~30歲的年輕成人又攝食較多這類食物。

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降低含糖飲料攝取

  • 總原則
    1. 選擇方法
      1. 選擇無糖、微糖。
      2. 選擇小杯(250毫升以下),若為大容量,可與朋友分享。
      3. 建議飲料口味越單純越好,少加配料,如珍珠、椰果、蒟蒻、粉條、布丁、咖啡凍、果凍、芋圓、冰淇淋、可可碎片、巧克力等,且口味若越複雜,所增加的熱量及糖量普遍來說也較多。若真的要加,可以選擇較低熱量的仙草、愛玉,如仙草茶、檸檬愛玉;或是紅豆湯、綠豆湯等全穀類為主的點心,但下一次正餐的澱粉量就得減少。
      4. 少選擇果漿或乳酸調味的酸味飲料,如百香果茶、柚子茶、綠茶多多、金桔檸檬茶、葡萄柚綠茶、梅子綠茶等,因為要讓酸味可以被一般人接受,通常會加入更多糖,才會覺得一樣甜!同樣道理,很多人以為醋類養生,卻忽略要讓醋的酸味可以被直接飲用,需要加更多糖,因此不自覺也會喝進更多糖。
      5. 別受店家的行銷誘惑,如加5元把飲料加大加料、第2杯打折、買一送一等。
    2. 降低攝取頻率
      1. 逐步減少喝含糖飲料的頻率,例如從每天喝1杯,變成每天只喝半杯或3天喝1杯。
      2. 填寫減糖飲日誌或喝水日誌。
      3. 不在家裡或宿舍囤積飲料,否則很容易閒閒無事看到就來一瓶,無形中增加攝取飲料的頻率。研究顯示,整體環境對進食的影響很重要,例如不擺放不健康食物、多供應健康的食物(Wansink et al.,2004)。
    3. 以健康飲品取代
      1. 白開水
        1. 準備方便攜帶的水壺,養成口渴就喝白開水的習慣。任何含糖飲料都不能取代對身體最沒負擔的白開水。
        2. 每天若是能喝足白開水,相對會降低含糖飲料的攝取,逐漸培養清淡口味,藉此改變長期依賴糖的味蕾。
        3. 即使是輕微的缺水也會耗損身體體力,讓人覺得疲累。疲累時,可先喝杯水補充能量。
        4. 若要增加白開水的豐富性,建議可在水中加入天然酸味的檸檬、葡萄柚等,是維生素C的來源,讓白開水有自然的水果風味。或以茶葉、茶包自製無糖茶飲。

2.乳品

乳品是良好鈣質來源,不僅含鈣豐富,人體吸收率也極佳。乳品也富含許多維生素,其中維生素B2助於提振精神。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《每日飲食指南》建議,大學生每日應攝取1.5杯乳品(1杯約240毫升)。

  1. 鮮乳是從生乳高溫短時間殺菌而成,所以最能保持原始風味,口感最好,也最為讓消費者所接受,低溫下可保存7~10天。
  2. 保久乳經過進一步無菌填充才得以「保久」,通常可存放半年以上,並非是添加防腐劑,若住在宿舍冰存不便,原味保久乳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
  3. 奶粉則是經滅菌後再進行噴霧乾燥製成,也就是生乳除去水分後所製成之粉末狀產品,一般可放置2~3年之久。
  4. 鮮乳、保久乳和奶粉三者的營養價值差不多,只是加工方式不同,導致風味有些微差異。
  5. 無糖優酪乳、無糖優格等乳製品,也是良好的鈣質攝取來源和飲品。
  6. 應選購未加糖乳品而非調味乳,因調味乳中常添加許多額外的糖分,過量攝取易造成身體負擔。

3.無糖豆漿

  1. 豆漿富含蛋白質與異黃酮等營養素,屬於豆魚蛋肉類,因此若飲用豆漿,則飲食中的其他豆魚蛋肉類應減量。
  2. 選購包裝上標示無糖和少糖的豆漿。
  3. 早餐店購買清漿(不加糖豆漿)。

4.草本茶、風味茶

散發天然甜味及濃郁香氣的草本茶能紓壓及助眠,進而降低想吃糖的慾望,例如:菊花茶、玫瑰花茶、洛神花茶、薰衣草茶、薑茶、薄荷茶等。穀物類的大麥、玄米,或是枸杞、紅棗、桂圓、決明子等,都可以製成無加糖、無咖啡因的風味茶。研究結果顯示,喝薄荷茶不僅可釋放壓力,亦可提升人的記憶力、認知能力或警覺能力(Moss,2016)。

  • 茶飲
    1. 奶茶:因奶精屬於油脂類,不含奶類成分和營養,而且還可能含有糖,建議用鮮奶茶取代奶精製作的奶茶。
    2. 調味茶:盡量避免選擇調味茶飲,例如以果汁、巧克力、椰奶、奶精、多多調味的飲品,因為會攝取到額外的糖,且其中添加的多半不是天然果汁,而是糖漿混和香料、色素調製成的濃糖果露、果漿,幾乎沒有天然果汁的營養價值。
  • 咖啡飲品
    1. 拿鐵:飲用拿鐵時,因拿鐵有一半以上是牛奶,熱量已經比美式咖啡略高,所以此時不建議再加上糖漿調味,建議主動告知不加糖。
    2. 黑咖啡:選擇黑咖啡(如無糖美式咖啡),或自行以純咖啡粉沖泡。
    3. 二合一、三合一即溶及罐裝咖啡:口味已調製好,且常會加入糖、奶精、乳化劑、香精等人工添加物,有些甚至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品質較差的咖啡豆,因此亦需避免飲用。
    4. 摩卡咖啡:會添加油脂豐富的鮮奶油及巧克力,因此需避免飲用。
  • 果汁飲品

(一)以新鮮水果替代果汁,吃水果有咀嚼的過程,水果中的纖維素有助於增 

    加飽足感,避免攝取過多的食物。選擇在兩餐之間吃水果,也可以減少

    攝取到一些額外不需要的糖分。

    (二)一杯柳丁汁需至少4個柳丁榨汁,相較於吃水果,喝果汁易攝取更多熱

       量,且果汁的纖維質也比水果少。另外,依據衛生福利部《宣稱含果蔬

       汁之市售包裝飲料標示規定》,從2014年7月1日開始,宣稱含果蔬汁

       的市售包裝飲料,應依果蔬汁總含量標示原汁含有率及相關醒語。選購

       時可以睜大眼睛看看原汁含有率,原汁含有率未達10%者,品名就不得

       稱為果蔬汁或等同意義字樣囉!

    (三)選擇鮮榨、不過濾、未加糖的果汁,會比濃縮還原果汁來得好。

(四)購買現打果汁時,主動告知不加糖。


喝白開水的好處

一、體重控制

    2013年一項包含12萬多人的大規模研究指出,若以一杯水取代一杯含糖飲料,在四年期間可以避免體重上升0.49公斤(Pan,2013)。此外,美國於1999~2004年進行健康和營養普查,以及2005~2006年全國健康情況調查,發現相較於攝取其他飲料,飲用更多白開水的人能攝取更少糖份及熱量(Kant,2009)。

二、皮膚健康

    補充水分可以維持皮膚的新陳代謝,讓人擁有明亮的肌膚及良好的膚況。但若是缺乏水分,肌膚則會失去彈性。

三、省錢

    學校飲水機處處可見,若能自備水壺裝水,一天少喝一杯飲料,一個月就可以省下好幾千元呢!


多喝白開水~健康永相隨

雖說要多喝水,還是有一些注意事項,可不是喝越多越好喔!

一、天天喝水約1500~2000毫升:一般日常生活(不含劇烈運動)的水分需要量為每公斤體重30~35毫升,扣除來自食物的水分,建議每日攝取約1500~2000毫升的白開水。而在天氣炎熱、運動量大、發現小便顏色偏黃、或是攝取的食物水分含量較少(常吃烘培、油炸品;少蔬果、湯品等),則需要增加更多的水分攝取。

二、多次喝、慢慢喝、小口喝。

三、隨身攜帶水壺或水杯,並選擇耐熱安全材質的水壺。

四、7個喝水的好時機

  1. 起床喝杯水:經過一整夜滴水未進的狀況之下,體內的水分已非常缺乏,因此若是起床時能喝一杯水,不僅可以補充流失的水分,還能提振精神、促進腸胃蠕動以幫助排便。建議前一天睡前可以先把水放在床邊,以提醒自己起床就要喝水。
  2. 用餐配杯水:食用正餐時配水喝不只可減少食物攝取、避免攝取過多熱量,甚至隨餐喝白開水,相較於喝含糖飲料,容易攝取較多蔬菜,進而減少食入不健康的食物(Cornwell,2013)。
  3. 外出帶水喝:出門在外容易流汗而流失水分,因此外出時可自備水壺,隨時補充水分。
  4. 焦躁疲憊時:喝水可助於放鬆情緒、舒緩疲倦感。
  5. 學生下課時:是補水的好時機,喝水可恢復元氣、再次抓回專注力。
  6. 工作上班時:工作間雖然忙碌,不忘隨時補充水,可以放鬆心情、提神醒腦。
  7. 運動前中後:雖然大多數人常會在運動後才喝水,不過其實在運動前就可以補充水,而且運動中也要記得隨時喝水,建議以少量頻繁的方式補充。運動前中後都喝水,可以讓血液中的水分保持充足狀態,以維持良好的運動表現,不僅不易疲勞,也可以避免中暑。

我的喝水日誌

 

DAY 1

DAY 2

DAY 3

DAY 4

DAY 5

DAY 6

DAY 7

日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午餐前

(起床-12:00)

ml

ml

ml

ml

ml

ml

ml

午餐至晚餐前

(12:00-18:00)

ml

ml

ml

ml

ml

ml

ml

晚餐後

(18:00-睡前)

ml

ml

ml

ml

ml

ml

ml

上述內容是否都瞭解也做到了呢?如果是,恭喜你!!你已經成功一半囉。

接下來,從飲食習慣了解自己的進食方式~


我的進食方式健康嗎?

健康飲食習慣指標

從不

(0)

很少

(1)

有時候

(2)

常常

(3)

總是

(4)

吃飯時會細嚼慢嚥

         

不邊吃邊做其他事

         

每餐只吃8分飽

         

注意食物的種類

         

注意不超過預計的食物分量

         

不把自己當食物垃圾桶

         

不用肉燥、滷汁、豬油或菜餚的湯汁拌飯

         

不吃肥肉;並會剔除雞鴨魚肉的多餘脂肪(例如:雞皮、鴨皮等)

         

油炸食品去除油炸外皮後再吃

         

生菜沙拉不添加過多調味醬

         

多選擇低熱量、高營養的食物

如:蔬菜、瘦肉、雜糧米飯

         

將帶湯汁的菜餚稍加瀝乾後再吃

         

口渴時僅喝開水或無糖茶類

         

吃完東西立刻刷牙,並不再進食

         

總得分

 

0-28分:

啊~該要檢討遺下自己的飲食習慣囉!!快快把不好的飲食習慣改掉,邁向健康的飲食習慣吧!!

29-42分:

你的飲食習慣還不錯喔!不過還有小小部分需要改進,好的習慣盡量維持,不好的習慣快快改善吧!!

43-56分:

恭喜你!!你的飲食習慣大部分都很棒!!一定要繼續維持健康飲食的好習慣喔!


我的外食選擇健康嗎?

外食選擇健康指標

從不

(0)

很少

(1)

有時候

(2)

常常

(3)

總是

(4)

選擇餐飲店時,會把供應的飲食是否較健康放入考量

         

到餐廳、自助餐店時會主動詢問是否有五穀飯的提供

         

餐廳用餐會主動要求白開水或無糖茶,不喝果汁或含糖飲料佐餐

         

每餐點菜一定注意點到足夠的蔬菜

         

能不買就不買油炸的食物

         

不買也不喝含糖飲料

         

不會因為促銷、折價卷的引誘購買不必要的零食點心

         

購買包裝食品時會注意熱量和營養成分

         

儘量優先選取高纖低脂的食物

         

儘量不選擇吃到飽、點到飽的餐廳用餐或聚餐

         

總得分

         

0-20分:

外食的觀念和行為有改進的空間,多學學健康飲食行為囉!!

21-30分:

外食的觀念和行為還有基本分數,可以在沒有做到的項目改變一下吧!

31-40分:

恭喜你!外食觀念和行為大部分都很讚喔,繼續維持健康的行為!

測驗通通做完了嗎?分數不進理想的項目,努力改正,讓自己成為健康的得分王喔!!!

除上述健康飲食的訣竅外,還有一些可以幫助控制熱量的小秘訣

(請在□內打”ˇ”)

 

我已經做到

尚未做到我將努力

設定體重目標、減重目標,訂好激勵自己的獎賞

   

經常測量體重。一發現有增重趨勢,就檢視自己的飲食和活動狀況

   

瞭解自己吃零食(或進食)的行為連鎖反應,並設法中斷,如有把一包食物一口氣吃完的習慣,就應改買小包裝

   

瞭解自己吃點心的動機點,並設法減少動機發生點的出現。例如每經過某家料店(非正餐類) 無法抗拒購買,就刻意繞路不要經過

   

將吃甜點、零食的習慣改以水果取代

   

聚餐前先進食低熱量的蔬菜增加飽食感,較能控制進食量

   

白開水、牛奶或水果除外,睡前三個小時儘量不再進食

   


走在健康飲食路上,不要相信偏方減肥術

真正安全和有效的減肥方法,一定須符合「健康不傷身」和「營養均衡」的健康減重原則。宣稱可以快速減肥的偏激飲食方,可造成一生健康的損害。

不當飲食法

缺點

禁食法

各種重要營養素缺乏,除造成體重掉落太快,肌肉流失,也可能造成腎臟及腦部的損傷。

甜食零食減肥法

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、纖維等重要營養素缺乏,進而造成肌肉流失,且減重效果不彰。

高蛋白低熱量法

(例:吃肉減肥法)

營養素不均衡,容易造成腎臟及腦部的損傷,也可能因電解質不平衡引起死亡。

單一食物控制法

(例:蘋果減肥法)

營養素不平衡且單調不易持久,容易造成肌肉流失。

極低脂肪飲食

(例:只吃川燙蔬菜及水果減肥法)

缺乏必需脂肪酸、脂溶性維生素利用率降低。食物選擇少,飽足感差。

減肥餐包

價格昂貴、缺乏正常飲食、單調、無法長時間進行。

非法減肥藥實在要不得

非法減肥藥常含有安非他命、緩瀉劑、利尿劑、甲狀腺素等藥品成分。服用之後,易造成不良反應,如:頭痛、興奮、失眠、不安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痛、心悸、肌肉無力、精神錯亂、腎衰竭、虛弱、癱瘓、心跳不規則、甚至有死亡的危險。

減肥無捷徑,均衡飲食多運動,千萬不要相信宣稱有「快速減肥」效果的藥品或食物、飲品等,否則破財事小、傷身事大。

最後,從運動篇訂定自我活力計畫,就可以順利掌握健康體重囉~


我的活力計畫

在下列敘述中選出一個最適合你現在的狀況(不包含工作時的活動)

項目

請”ˇ”

建議計畫

孵蛋一族

沒有做費力或中等費力的運動,未來六個月內我也不想開始動起來。

 

藉由每天累積30分鐘,就可以立即得到好處喔!可以從做家事、出外騎腳踏車或走路,每次至少10分鐘,慢慢累積。

整裝待發族:逐漸增加運動時間

現在沒有做費力或中等費力的運動,未來六個月內我會想開始動起來。

 

以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,可以由簡單的身體活動開始。例如:每天走路累積一萬步。

每日一萬步,健康有保固!

我現在有做費力或中等費力的運動,但是還不規律。

 

動起來了喔!!試試每週有5到7天從事30到60分鐘中度費力的身體活動。例如:騎腳踏車、快走等等。

現在做的費力運動少於每週3次,或中等費力運動少於每週5次。

 

開始有規律的運動,若要增強心肺耐力與肌力,則每週3到5天從事20到40分鐘費力的身體活動。例如:跑步、游泳、有氧舞蹈等。

活力旺盛族:要繼續維持喔!!

每天做中等費力的運動30分鐘,每週多於5天,或每天做費力的運動20分鐘,每週多於3天,持續1到5個月了。

   

每天做中等費力的運動30分鐘,每週多於5天或每天做費力的運動20分鐘,每週多於3天持續6個月(含)了。

   


小撇步專區

*暖身運動

開始做較激烈的運動時,暖身運動至少要做到心跳加速、稍微出汗的程度,全身肌肉較溫暖後,再開始運動。例如:跑步之前, 採用走路作為暖身,增加關節的活動度以及肌肉的延展性,進而達到預防運動傷害的目的。

*如何破除阻礙身體活動的絆腳石?

設施有限的情況下,應優先考量在生活中提昇個人的身體活動, 做為促進健康的入門磚,其重點就是要將運動融入生活。

*快樂動小撇步

日常生活中找出時間來活動,如午休時間去走路、去游泳;下午茶時間改為身體活動時間。

*將久坐的靜態時間改做為動態的活動

外出或上下班(學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並提早一站下車步行至目的地)

跟大家一起運動,一起外出散步,玩追跑的遊戲或騎自行車

假日可以自己動手整理家裡、擦擦地板並加大動作幅度,那也是很好的身體活動。

出差、旅遊時,可多走路、爬樓梯、逛當地的市集或大賣場 ,以累積身體活動量。

運用容易取得的資源

利用手邊易取得的物品,當作運動器材,如寶特瓶替代啞鈴、毛巾操等

在家裡、班公室附近找便宜且方便的資源(如:社區太極拳班、 土風舞社團、公司的運動社團等)。

選擇容易施行的運動,如:走路、慢跑、跳繩、毛巾操。

健走是最生活化的身體活動方法喔!

健走是簡單又輕鬆的運動,不需特殊裝備,只要穿著輕便服裝、 運動鞋,運用「健走口訣」,以4公里小時的速度,日行萬步, 就可以消耗約300大卡。

健走口訣 抬頭挺胸縮小腹, 雙手微握放腰部,

然擺動肩放鬆, 當開腳步向前行

記得:也要盡量減少久坐的時間!! 近期國外的文獻指出,規律運動的時間以外,若坐著的時間過長 ,也是造成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危險因子,也是要特別注意喔。

資料來源:
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生活動起來手冊

教育部大專校院推動減少攝取含糖飲料教學資源參考手冊


我的自主運動管理

日期

運動項目

持續運動的時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