菸草
菸草燃燒後所產生的菸煙,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(IARC)列為人類確定致癌物(Group 1),且人類流行病學證據充分。暴露於菸草燃燒後所產生的菸煙,對肺臟、尿道、口腔(包括唇和舌頭)、鼻腔和鼻竇、鼻咽、食道、喉部、胃、肝臟等部位之組織,會增加細胞癌化之風險,同時亦與子宮頸、血癌、大腸癌、胰腺癌、膀胱癌、攝護腺、子宮內膜等病變有關。
目前已知菸草及其煙霧中約有7,000多種化學物質,約93種致癌物質及有害物質[1,2],常見的有害成分如下:
◆ 尼古丁:刺激中樞神經令人上癮,導致腦細胞麻痺,失憶、工作能力降低;促使血管末梢收縮而破壞維生素C吸收,加速膠原蛋白流失,因此皮膚缺乏水份,皺紋增加,臉色不佳。超過60mg便可致死,常用於殺蟲劑。
◆ 菸焦油:菸煙的黃色黏性物質,會造成手指及牙齒變黃,也會阻塞及刺激氣管與肺部,是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各種癌症的元兇。
◆ 一氧化碳:與血液中血紅素融合,減少血液攜氧能力造成缺氧,影響思維與判斷力。
◆ 亞硝胺(NNK、NNN):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第一級癌物質,可能與肺癌、鼻腔癌及口腔癌等癌症的發生有關。
◆ 苯并芘:IARC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質,導致膀胱癌、皮膚癌和肺癌,實驗證實為致癌物、致突變物、致惡性腫瘤物質和致畸胎物質。
◆ 氰化氫:症狀包括虛弱、頭痛、眼花、精神混亂、焦慮、嘔吐及噁心,嚴重者會造成呼吸急促,然後變緩慢而產生窒息感。依暴露程度不同,可能發生意識不清、痙攣及死亡。約0.05~0.3公克即可致命,常用於老鼠藥。
◆ 苯:引起麻醉和刺激呼吸道,會在體內神經組織及骨髓蓄積,破壞造血功能,長期接觸造成嚴重後果。
◆ 甲醛: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第一級癌物質,長期皮膚接觸導致皮膚炎等過敏性疾病,也可能引起鼻腔、口腔、鼻咽、咽喉、皮膚和消化道的癌症。
參考資料:
加熱菸
加熱式菸品(俗稱加熱菸)是將填裝之菸草柱進行加熱後產生菸霧。雖然原理構造不同於電子煙,但根據多國研究顯示,兩者同樣都含有多種致癌和毒性物質,且也有吸食成癮、二(三)手菸問題。
加熱菸聚合物濾材(polymer-film filter)部分,在加熱使用過程中,攝氏90°C左右就會釋出急毒性與高毒性物質「甲醛氰醇(formaldehyde cyanohydrin)」,且由於加熱式菸品設備的使用性質,可能會導致吸食的間隔減少,因此可能增加用戶對尼古丁和其他有害化學物質的攝入量。
電子菸
電子煙是以電能驅動霧化器,加熱可填充式之煙液(油)後產生煙霧。網購市場聲稱之電子維他命棒、蒸氣果汁、VAPE(維卜)等物品,事實上指的都是電子煙。
根據研究,已知電子煙煙霧含有多種致癌和毒性物質,且有吸食成癮、二(三)手煙問題。
這些有害物質包含導致成癮的尼古丁、致癌物質甲醛及乙醛。還有非常多的超微粒子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,對於人體口腔黏膜、呼吸道都易引發過敏或傷害反應。
水煙
水菸組成成分可分為:有菸草成分與無菸草成分。兩者之差別僅在於,前者以菸草為主,後者以菸草替代品,如:其他藥草類的植物為主。絕大多數的水菸,都會加入香料調味,用於增加特有之氣味。在加拿大、丹麥、南非以及美國的調查中均發現,年輕族群曾經或正在使用水菸的比例約 20~45%[1,2]。根據國民健康署109年大專校院學生健康行為調查之吸菸(煙)相關結果顯示,大專生曾經使用過水菸者的比率由107年1.8%顯著上升至109年3.6%。
使用水菸的民眾多半誤以為,水菸燃燒後所產生的菸煙會透過水溶液的接觸後,將菸煙中有害健康的物質溶於水中;但科學分析顯示,絕大多數的菸煙仍會逸散至氣相環境,最後被使用者吸入口腔或肺部中。水菸是在不完全燃燒的環境中(水煙壺) 慢慢地悶燒,經由加熱後的菸草,會產生含有多種毒性物質,如:多環芳香烴、揮發性醛類、一氧化碳、一氧化氮、尼古丁、?喃(furans)、以及奈米微粒等物質[3]。
2019年,美國心臟協會(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) 發表一篇水菸使用者與心血管疾病之論文[4]。該研究指出,近年來各項學術調查均發現全球使用水菸的人數正在增加。美國境內使用水菸的年輕人比成年人更為普遍。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,吸食水菸會在短期內影響心率、血壓調節、壓力反射敏感度(baroreflex sensitivity, BRS)、組織氧合度(tissue oxygenation)以及血管保護功能。長期使用水管會增加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。存在於紙捲菸煙霧中的有害或潛在有害物質,同樣也存在於水菸中,但其含量往往超過紙捲菸煙霧中的含量。
使用水菸者所暴露的一氧化碳濃度,高於一般吸菸者所測得的6ppm達 6~7 倍以上[5];若是使用無菸草成分的水菸菸品,在血液中雖然並未測得尼古丁濃度,但血中一氧化碳濃度,則顯著高於使用有菸草成分的水菸菸品者 [6],且由於無菸草成分的水菸特別標榜無尼古丁物質,使用者更有可能大口吸菸,但卻會造成更多的一氧化碳與菸煙的暴露,進而產生比吸菸者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參考資料: